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科学研究 >> 学术动态 >> 正文
27 2025.06

阅读:

    海南大学电子科学与技术学院举办学科前沿讲座-吴健主任畅谈AI赋能的低空运管技术新范式

6月23日上午,全国电波传播重点实验室主任、国际无线电科学联盟中国委员会主席吴健研究员应邀为海南大学电子科学与技术学院师生作《AI时代的低空运管技术展望》学术报告。讲座在信息科技大楼515会议室举行,由学院李娜副院长、赵海生教授共同主持。

吴健教授基于团队四十年电离层监测研究积淀,结合主持建设我国首部非相干散射雷达、领导EISCAT_3D国际大科学工程的经验,提出低空经济发展破局路径:针对现行飞行签派三级查验导致的应急延迟,构建区块链认证+智能监造平台,实现异构飞行器秒级空域响应;破解低空"机场"物联网与北斗厘米级定位(误差<3cm)、集群通信的协议冲突,首创云端全局调度-边缘实时适配的协同架构;通过数字孪生空域系统融合多维环境数据,使大模型路径规划在强台风下保持92%准点率,并验证10万架/km²密度防撞(时延<50ms)的区块链安全协议。

最后,吴健主任与现场师生就"无人机在海南自贸港物流场景的应用""北斗增强系统抗干扰能力"等议题展开热烈互动。吴健主任指出:"低空经济的爆发增长亟需构建'技术-设施-规则'三位一体支撑体系,而AI将重构传统空管'以人为主'的运行范式。

本次讲座是学院推进电子科学与技术学科建设的重要学术活动,后续将持续引进前沿成果,助力海南低空经济创新试验区发展。

编辑:常 娱

审核:李 娜

    王冠军

    林 华

海南大学电子科学与技术学院
  • 地址:海南省海口市人民大道58号
  • 管理登录
  • 校内链接

    网上服务大厅 海南大学VPN服务 海南大学邮件系统 本科教学一体化平台 研究生管理与服务平台 海南大学图书馆
    海南大学